Page 8 - index
P. 8
专栏
SPECIAL COLUMN
江老师对我说“把这些草拔了不就开工了吗?” 王岐山同志关于节能楼的批示
二 有困难的时候要闯过去
非典终于过去了,刚想踏踏实实坐下来写论文,赶紧毕 澜院给自己印刷了一盒名片(我人生当中的第一张名片),
业。事儿又来了——“手里没钱,要盖楼!” 虚荣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。
这事儿严格意义上有点儿“没事儿找事儿”。
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以后,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安排清 期间有些趣事。
华大学就 2008 年奥运场馆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研究,300 万 一件是 : 江老师有一天找我谈话,很严肃,指出我现在
的科研经费并不宽裕,做一些基础研究和样品测试就可以结 负责是基建项目,一定要廉洁,不能拿回扣。我当时一愣,
题。但江老师觉得这样解决不了未来场馆建设的实际问题, 反应过来以后和江老师说:“他们要是除了给咱们捐东西,
于是硬要在清华校内建一栋 3000 多平米的真实建筑。我于 还能给我送笔钱,您就让我收了吧!”江老师沉思半晌,不
是又被安排成了“工头”。 置可否。
8 月份,江老师说开工吧,我一想,开工就是把场地规 另一件是 : 开工以后我都是早晨到工地,晚上再离开,
整规整,这个简单,于是,喊了两个年级的本科生,也不用 和几十家捐赠企业以及一到中午就端着大碗吃饭的民工兄弟
给钱,都轰到现场,热热闹闹拔拔草,场面积极向上。 们相伴,问问这个、询询那个,他们都很奇怪“这个戴眼镜
的怎么不好好念书,天天在工地瞎晃悠 ?”
开完工,接下来就傻眼了。 还有一件 : 秦皇岛耀华玻璃厂,开始答应捐两个立面的
第一 : 没图纸,只有一个 PPT,盖啥呢?跑清华设计院 玻璃,后来又想只给一个立面的。江老师开着他最早那辆破
去质问设计师,设计师说你们只给了个 PPT 啊,没有设计任 桑塔纳,拉上我一路狂飙到秦皇岛,人家确认不是骗子,很
务书。于是开始追设计,设计院的老师好打交道,掏心掏肺 给面子,终于答应还是捐两个立面的。回来路上,兴高采烈地,
地谈了一下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,设计费再说,人家也把图 忽然,江老师说:“糟了,车没油了”,我当时还是只富裕
纸给出了一套。 到骑电动自行车的水平,也出不了啥好主意,于是先是把空
第二 : 没手续,不知道盖个楼还有那么多个章子需要跑。 调关了,接着又说别踩刹车,匀速开,如果真一滴油也没了,
一跑,傻了,政府的人都不听江老师的。后来一商量,说他 我下来,找加油站去灌一瓶儿去。提心吊胆又开了一段,终
们肯定都听市长的。于是给王岐山写信。王市长给签了个字, 于看到了加油站,两个人满头大汗,把身上的现金都掏出来
还真管用了,各种手续都加快了,算是合法开工的“三边工程” 加了油。江老师好像揣着 200 多,我应该是凑了 30 多。
了。 后来,节能楼终于盖出来了。
第三 : 没有钱,这个是真难了。 厂家都很大度,对我没能给他们实现“以全球视野,放
找江老师一问,说“东西都有,你去和厂家一谈,他们 在国际大平台上,永不落幕的展厅”的承诺,也没有计较,
应该就给”。我当时年轻,老师说的都信!立马自行成立了“清 十年以后,还尊称我“薛主任”。施工单位有点儿较真,追
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筹建办”并自封“副主任”(江老师 着我要了四五年钱,看我态度确实真诚,兜里确实没钱,安
被我任命为主任,虽然他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头衔),跑到照 排民工围了一次,对方领导约谈了我两次以后,觉得花时间
6 中节能唯绿
JOEE